项目名称 |
项目内容 |
项目意义 |
一般检查 |
身高、体重、体重指数(BMI) 血压(BP)、脉搏(P) |
体重是否正常,有无体重不足、超重或肥胖;有无血压脉搏异常等 |
内科 |
心、肺、肝、胆、脾、肾的视、触、叩、听诊等 |
通过视、触、叩、听检查心、肺、肝、脾等重要脏器的基本状况,发现常见疾病的相关征兆,或初步排除常见疾病。 |
外科(含肛诊) |
皮肤、浅表淋巴结、甲状腺、乳房、脊椎、四肢的
触诊、肛诊等 |
通过检查皮肤、浅表淋巴结、甲状腺、脊柱、四肢、肛门等脏器基本情况,发现常见外科疾病的相关征兆,或初步排除外科常见疾病。 |
血常规五分类 |
检查白细胞、红细胞、血小板等 |
淋巴细胞、单核细胞、嗜酸性、嗜碱性细胞、中性粒细胞,检测更准确。五分类可提示原始幼稚细胞,有核红细胞,网织红细胞,核左移,核右移,血小板聚集,异型淋巴细胞,细胞大小不均等信息,提示镜检,降低了异常标本漏检率,在检测参数上也更有利于临床医生的诊断。 |
尿常规 |
颜色、比重、酸碱度、尿糖、隐血、尿胆素、尿胆原、胆红素、尿蛋白、亚硝酸盐、尿沉渣检查 |
用于检查泌尿系统疾病,如泌尿系统感染、肿瘤、结石及了解肾功能,还可用于协助检查其他系统疾病,如糖尿病、高血压、肝炎等。 |
心电图 |
常规静态下的心电检测 |
最基础的心脏检查方法,用于心律失常(早搏、传导障碍等);心肌缺血、心肌梗塞、心房、心室肥大等诊断。 |
高清彩色多普勒B超 |
肝、胆、脾、双肾 |
各脏器有无形态学改变及占位性病变(肿瘤、结石、炎症等) |
前列腺、膀胱(男) |
包含膀胱、输尿管、前列腺。对肿瘤、结石、积水,前列腺增生、肥大、钙化或恶变病变等情况提供高清晰度的动态超声断层图像诊断。 |
甲状腺彩超 |
应用超声技术检查甲状腺疾患,如:肿大、炎症、腺瘤及癌变等,简便快捷,准确性较高。 |
数字化肝脏超声 |
数字化肝超FibroTouch由清华大学研发利用全球领先瞬时弹性成像技术,定量检测肝脏损伤纤维化和脂肪含量,实现肝硬化早期预防筛查,肝脏健康精准深入检测和数字化管理。 |
肺功能检查 |
肺功能检查常用于辅助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支气管哮喘、肺气肿、肺纤维化、肺血管疾病、石棉肺、尘肺、肺结核等多种疾病。 |
骨密度 |
骨密度检测仪 |
了解有无骨质疏松及疏松程度,预测骨折危险性。 |
动脉硬化检测 |
动脉硬化的表现主要决定于血管病变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程度,对于早期的动脉硬化患者,大多数患者几乎无任何临床症状。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,可使动脉管壁增厚、变硬,失去弹性、管腔狭窄。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。 |
人体成分分析 |
体脂肪率、体脂肪量、非脂肪量、体水份量等\用于体脂肪量及肥胖度的判定,是观察三高人群的体重管理之标准 |
肝功十一项 |
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(ALT) |
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的细胞酶,以肝细胞内含量最多,是检查肝细胞有无损害首选指标。 |
谷草(AST)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|
心肌细胞内含量较多,也存在于其它组织细胞中,是检查肝脏功能及心肌功能有无损害的指标。对酒精肝病敏感 |
谷氨酰转肽酶(y-GT或GGT) |
肝癌、阻塞性黄疸、急慢性肝炎活动期、肝硬化明显升
高。 |
碱性磷酸酶(ALP或AKP) |
检测肝、胆、骨骼疾病。对胆道阻塞性疾病及黄疸疾病
敏感 |
总蛋+白蛋白+球蛋白+A/G |
检测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,反映慢性肝损害,并可反映肝实质细胞的储备功能 |
总胆红素+直接胆红素+间接胆红素(TBIL+DBIL+BIL ) |
肝脏疾病、肝内或肝外胆管阻塞性疾病和溶血性疾病早期诊断、发展、愈后判断 |
血清总胆汁酸测定(TBA) |
敏感和有效测定肝功能项目之一,各种肝胆疾病、急慢性肝炎、肝癌肝硬化 |
血脂4项 |
总胆固醇(TCH)、甘油三脂(TG)、高、低密度脂蛋白(HDL、LDL) |
高脂血症人群必查项目,主要检查是否存在高血脂症,其中高密度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,低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。 |
肾功三项 |
尿素氮、肌酐、血尿酸 |
血尿酸(UA)是肾功能异常和某些血液病的一项指标;在健康体检中尿酸增高更多见于嘌呤代谢异常者,长期高尿酸将导致痛风。嘌呤代谢紊乱常常与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、肥胖等代谢性问题伴生,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是共同的原因,因此体检尿酸升高不仅提醒痛风的风险,往往也是走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信号。 |
血糖监测 |
空腹血糖(GLU) |
评价人体糖代谢是否正常,血糖是诊断糖代谢紊乱的最常用和最重要指标。 |
肿瘤7项男性 |
甲胎蛋白(AFP) |
肝癌、胰腺癌、胃癌、睾丸癌 |
癌胚抗原(CEA) |
消化道肿瘤、肺癌 |
糖类抗原153(CA153) |
乳腺癌、肺癌、结肠癌 |
糖类抗原199(CA199) |
消化道癌、胃癌、胰腺癌、结直肠癌 |
糖类抗原125(CA125) |
宫颈癌、卵巢癌、乳腺癌、肺癌等 |
人附睾蛋白4(HE-4) |
卵巢癌、子宫内膜癌 |
EB病毒VCA IgA抗体 |
鼻咽癌、Burkitt淋巴瘤 |
胃部检测 |
14C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 |
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 (PVD)的主要致病因素,是胃功能下降、胃粘膜损害的重要原因。胃功能下降将导致消化吸收功能紊乱,进而发生肠道菌群失调;现代医学研究发现,菌群失调是过敏等免疫系统紊乱以及糖尿病等众多慢病的病因。胃幽门螺旋杆菌通过消化道传播,在人群中大量迁延感染。C-14检查运用呼气法定量检测胃幽门螺旋杆菌现症感染准状况,评估感染程度并指导治疗。 |
放射检查 |
胸部CT检查(不出片) |
CT检查肺部影像,是肺癌高危人群(50岁以上,长期抽烟或被动吸烟者,或肺癌家族史者等)年度防癌筛查的首选项目;对肺部、心脏、纵膈、胸膜等部位的疾病提供精细的影像依据。相比胸片,CT三维影像和精度的提高可大大减少纵隔、心影重叠部分可疑影像的漏诊。而低剂量螺旋CT的放射剂量大幅减少,甚至低于传统胸片,应在肺癌高危人群中推广普查。 |
磁共振MRI/全身TMT检查(HotCT)(二选一) |
热成像 |
通过非接触探测红外热能(热量),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,进而生成热图像和温度值,对炎症有提示,肿瘤的早期预警、周围神经疾病的提示,其他疑难病症分析、疗效跟踪有价值 |
颅脑MRI(不出片) |
核磁共振(MRI)成像是最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之一,对各种类型的组织均有较好影像表现,特别是对神经组织、软组织、血管、关节的显影具有优势,是临床重要的影像诊断手段。在健康体检中,除用于各部位疾病的影像检查外,因为其无辐射危害,适合在对高危人群进行肿瘤影像学筛查;头部MRI常作为脑血管疾病相关器质性病变(如脑萎缩)的直接评估手段。 |
采血 |
静脉采血(含一次性卫生材料) |
|
营养早餐 |
牛奶、面包、水果等营养丰富餐点 |
|